亲子教育李宁老师:做好父母,从接纳自己开始
2022-12-13 10:34:49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: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犯过的那些,令我们深恶痛绝的错误,我们现在居然原封不动地转嫁给自己的孩子?

曾经的我们十分讨厌父母的养育方式,唠叨、指责、批评、大吼大叫等,可能发过誓不再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做,可当我们处在和父母当年一样的情景中时,我们也做了和父母当年一样的事情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“内隐记忆”对我们的养育影响

因为,人的记忆分为“外显记忆”和“内隐记忆”,“外显记忆”是自己知道这种记忆的存在,并且也能意识到它什么时候会启动。

比如小时候特别喜欢的绘本内容、动画片、游戏等,只要出现这些记忆的素材,就会勾起这些记忆,而在和他人接触的时候,你的理性、平和、礼貌一般是出自于“外显记忆”。

“内隐记忆”和“外显记忆”不一样,它是在我们毫不察觉的情况下,留在我们潜意识中的记忆。你不能意识到它是否存在,也不能意识到它何时会启动,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、行为和感受。

当我们和孩子接触的时候,容易用我们讨厌的父母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时,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“内隐记忆”导致的。如果我们没有反思和警醒,就很容易被自己的“内隐记忆”带着走,然后我们自己也不明就里,为什么要唠叨孩子,要大吼大叫。

因此,有一个叫由内而外的教养理念。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外在的教养,更要关注孩子内的教养;我们如何反应自己的情感,以及如何反应孩子的情感,这个很重要。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伤痛的记忆,我们改变不了过去的经历,但是可以赋予这些经历不同的意义。

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,一位叫玛利的妈妈,她特别不愿意带着孩子们去买鞋,因为每次买鞋都是乘兴而去,败兴而归。为什么呢?因为每次买鞋的时候,她都要挑剔孩子的选择,不是颜色、款式不合适,就是价格不合适。

开始的时候,孩子们还是兴高采烈的,可面对妈妈的百般挑剔,孩子们也就渐渐地没精打采了。孩子们就说妈妈你选吧,你说哪个就是哪个。最后,玛利自己也精疲力尽。

因为每次买鞋都这样,所以玛利自己也反思,为什么自己在买鞋这件事儿上就如此较真呢?直到有一次,因为买鞋孩子们的心情都不好,然后六岁的儿子问她:“妈妈,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讨厌买新鞋?”儿子的这句话一下勾起了玛利的回忆,玛利回复儿子说:“是的,妈妈小时候买鞋的感受很不好。”

怎么回事儿呢?玛利有八个兄弟姐妹,如果要买鞋,八个孩子就要买八双鞋,在当时这对玛丽的家庭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成本。因此玛利的妈妈会要求他们买打折的鞋,但是玛利的脚是标准码,很难买到既喜欢又打折的鞋,因此她会常常抱怨妈妈。

妈妈还会讥讽她说:“你应该开心啊,你买到的鞋是唯一没有打折的。”但是,玛利的内心深处并不开心。因为买鞋这件事,对玛丽的妈妈来说,既要控制成本,又不能不买,因此她要左右权衡,钱花的不是很情愿,最后就是妈妈的情绪波动很大,面对孩子自然就会大动肝火。

因此每次买鞋的时候,玛丽都是慌慌张张,心想赶紧完成这件事,不想再和妈妈一起去买鞋了。多年以后,当玛利带着孩子去买鞋的时候,同样的场景一下子把玛利潜意识中的记忆唤醒了,然后她也开始对孩子挑剔,对买鞋这件事感到烦躁。最后,玛利说:“当年母亲忙着催促孩子们上车,忙着把大包小包塞进车里,但她根本没有注意到,我从鞋店里出来以后的低落心情。”

所以,孩子小时候的经历和潜意识中的记忆,即便在长大以后,也会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情感。当孩子的那些负面情绪,如果没有被父母看到,并加以引导,等孩子长大以后,当遇到相似的情景时,这份情绪记忆就会被激活。

这份情绪常常就以内隐的形式存在,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被激活,也没有办法主动将它提取出来,关键在于我们一旦进入到情绪状态,就会本能地去行事。

因此,原生家庭里这些固有的、旧有的、我们讨厌的互动模式,通常都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,所以,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它、看到它并认识它,这样才能把它从“内隐记忆”中拉到“外显记忆”中,这样才有改变的可能。

如何走出“内隐记忆”的漩涡

作为家长要怎么做,才能帮助孩子走出“内隐记忆”的漩涡呢?

首先,要通过讲故事来帮助孩子感知现实。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一个客观事实,对于孩子来说,我们太善于讲道理,但是不太擅长讲故事。我们总是觉得道理已经讲得很明白了,孩子也听懂了,为什么孩子就做不到呢?

其实这个和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有关,孩子处理道理和处理故事的区域是不一样的。处理道理,孩子依赖的是理性脑,这个时候孩子是通过行为去做回应的;而处理故事,孩子依靠的是情绪,这个时候孩子会基于情感来做回应。

当家长和孩子讲了太多的道理之后,孩子的反应就会跟自己的情感断开联结,孩子很难对你讲的道理感同身受,因此,即便孩子听懂了你说的道理,在行为上,他也很难按照你说的去做。

讲故事与讲道理恰恰相反,当你讲故事的时候,孩子的情感是开放的,更容易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,对于你讲的故事,孩子才会感同身受,才会愿意去照做。

当孩子的情绪被理解的时候,他就会平复下来;当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之后,孩子的内心就会生发出力量;当孩子既能看到自己磕疼后的痛苦,又能看到自己情绪舒缓的过程,他就会有更多的感知,因此他能了解更多的真实和客观事实。所以,给孩子讲故事,要远比你天天给他讲道理,会让孩子懂得更多,学到的更多。

其次,要帮助孩子感知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。这对于父母来说,最大的功课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我们不要做没有觉察的父母,我们不能无意识,总是依靠本能来对孩子的情绪做反应。我们要知道,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也会激起我们的一些情绪,这需要我们能够理性一点,观察一下孩子,再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,然后再做出反应。

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真实的、矛盾的情绪。所以,很多时候对于孩子来说,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,不单单是一句鼓励或是表扬的话,而是你要能看到孩子情绪变化的过程。当我们能够看到孩子情绪的变化,我们才能够与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,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看到了孩子。

别让我们儿时抱怨父母的,再被孩子抱怨!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