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教养李宁老师:家长小心“木匠式养育”陷阱,它有何不妥之处?
2023-02-07 14:19:03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我们做了父母的人都明白,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,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。

给大家分享一本含金量极高的养育书《园丁与木匠》,作者艾莉森·高普尼克通过“园丁式养育”和“木匠式养育”的比较告诉我们:父母的职责是首先做好自己,其次是帮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。

一、养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

木匠与园丁的工作是不一样的,木匠是怎样工作呢?木匠是心中有蓝图,然后按着蓝图一步一步的去精雕细琢;对于园丁来说,花长成什么样,树长成什么样,他也不知道,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花草树木成长的过程中,给予营养和帮助。这给我们养育孩子很大的启发,其实养孩子也是一样的。

“木匠式养育”是要把孩子按照自己内心的理想蓝图去打磨,这样即便我们的蓝图无比宏大,父母的手艺无比精良,但最终也仅仅是让孩子活成父母的延续;而“园丁式养育”则不同,园丁式父母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、有爱的环境,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,也会出面干预,但基本上会随着孩子的内心本愿及成长规律去养育。

首先,我们来探究一些养育的本质。事实上,我们所熟悉的世界,通常是由两种体系构成的,一个是“简单体系”,一个是“复杂体系”。什么是简单体系?简单体系就是可以一步一步地,可以分割一个又一个的部分,然后前后都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,这个就是简单体系。

比如木匠制作木工,就是一个简单体系,无论你做张床还是做把椅子,它的每个部分,每个环节都是清晰的,都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在里面,这个就是一个简单体系。即使你的工程是要做一个故宫博物院,这个看上去已经很大,很复杂了,但这依然是一个简单体系。

另一个体系就是复杂体系,它没有明显的边界,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,不能有序地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部分,即便能分解,等你再拼回去,形成的结果又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了。

比如一棵树,你把它劈开是可以的,但是当你把它再拼回去,这可能已经不是一棵树了。其实我们的养育也是如此,如果你是一个木匠,你就会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材料,如果你是一个园丁,你才会把孩子看成是一棵小树。

大家想一想,你觉得养育孩子这件事儿,是像做一把椅子呢,还是培育一棵小树呢?如果我们把养孩子看成是做一把椅子,那么养孩子就是一个简单体系,而面对一个简单体系,我们就会格外关注每一个步骤都不能乱,每一个零件都不能少,要钉是钉,铆是铆,都要严丝合缝才可以,这样一来,养孩子就变成了一个机械的,没有弹性的,没有生命力的简单重复了。

二、“木匠式养育”的不妥之处

什么是“木匠式养育”呢?就是一种机械的,只讲目标忽略过程的养育方式。其理论基础是“白板说”,所有儿童都是一块白板,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去针对性的培养。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就说过: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,我可以保证,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类型的人物。”这就是典型的“木匠式养育”。

为什么不能木匠式养育?“木匠式养育”的理论基础是“白板说”,就是只关注了孩子的可塑性和其成长的目的性,却忽略了养育孩子的过程性和孩子的生命性。这种有目的的去塑造孩子的理念,在这里你一听就会觉得有问题,但是在现实的养育过程中,我们几乎都无一幸免地在用这样的方式在养育着自己的孩子。

比如孩子出生没几个月就开始买各种闪卡和一堆早教教材,孩子年龄稍大一点,各种兴趣班、体能班、艺术班等,生怕孩子的时间被浪费,输在了起跑线上。家长们一致认为,只要孩子能够考上好中学,进入好大学,就会获得人生的成功。

这往往是很多家长的一厢情愿。为什么?因为这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世界,养育孩子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,你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事情,却采取了如此一个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我们要怎么办?这个时候你会发现,重点不是每天我们做了什么,而是我们是否认知到了什么,是否思考到了什么。

美国学者西蒙·斯涅克提出过一个“黄金圈法则”,他说普通人的思维逻辑是从外到内的,就是先看到某个现象或者结果,然后问自己我要如何能做到,最后,再思考我这么做的目的和逻辑是什么。

因此,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从内到外的去思考。最重要的是“为什么”,也就是意义;其次是“怎样的”,就是你要有选择、有取舍,要有方法;最后是“是什么”,就是呈现出来的结果。

具体到养育孩子上,这个方法是一样的。首先,最外层是“是什么”--what,即外在表现,外在的结果等。比如知识、技能,考试成绩,拿过什么奖,上了什么大学,乃至将来做什么工作等。这是一个孩子身上最显而易见的东西,也是通常被我们拿来衡量孩子是否“成功”乃至父母是否合格的标准。

其次,是“怎样的”--how,即特质风格,比如爱心、同情心、创造力、好奇心、探索精神、坚毅、勇气等。这些方面没有外在表现那么的明显,但也可以通过观察或者测量来被看见的。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,即便外在的表现没有那么成功,我们也会认为他们是优秀的。

最后,核心层是“为什么”--why,即孩子的内在心智模型,这是他们面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搭建的心智模型。这里的心智模型包括了孩子的归属感模型、价值感模型,还有他的情感模型。

孩子的归属感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,比如父母爱我吗?家里安全吗?大家在乎我吗等等。孩子的价值感决定了孩子力量来源,这将决定孩子是自尊还是他尊,是认为自己有价值,还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,自己是自由的还是没有自由的。

孩子的情感模型决定了孩子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。一个自信满满的孩子,面对这个世界也是积极向上的,一个爱心十足的孩子,面对这个世界也是热情洋溢的。相反,一个低自尊的孩子,他会用他的小心、他的顾虑、他的不自信去迎接这个世界。

因此,在养育的过程中,我们不要做一个木匠,我们要做一个园丁。因为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块木头,他是一棵树。木头是死的,树是活的,我们只有像园丁一样,顺应小树的成长规律,浇水、施肥、修剪,这样才能让小树茁壮地成长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